滴血救世主教堂及周邊


滴血教堂的由來,是因為沙皇經過此地時被反抗者扔擲手榴彈,造成出血而聞名,當時的沙皇為亞歷山大二世,由於當時的醫療技術尚未完善,後來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才修建此教堂,並命名為滴血教世主教堂…

文章中非全部照片,欲觀看全部照片請至
Google相簿

簡介

資訊自來維基百科

滴血救世主教堂(Храм Спаса на Крови)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景點,正式名稱為「基督復活大教堂」(Собор Воскресения Христова)。1881年3月13日(俄歷3月1日),亞歷山大二世的馬車通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,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,皇帝出血嚴重,被送回到冬宮後幾小時後死亡。1883年,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在此地點修建教堂。工程進展緩慢,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才最終完成。

暗殺發生現場的一段街道被封閉在教堂的牆內,因此該段堤防延伸到運河中。在內部,在亞歷山大遇刺的精確地點設計了一個祭壇,裝飾以黃玉、琉璃和其他寶石。沙皇的血從簡單的鵝卵石中溢出,濺到地板上,與周圍與極為豐富的裝飾形成鮮明對照。

滴血教堂的建築風格迥異於聖彼得堡的其他建築,該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,但滴血教堂特意設計成中世紀俄羅斯建築,類似於17世紀的雅羅斯拉夫爾教堂和著名的莫斯科紅場的華西里·柏拉仁諾教堂。教堂內有7500平方米的馬賽克——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。

1917年俄國革命以後,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奪,其內部破壞嚴重。蘇聯政府在1930年代初關閉了該教堂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列寧格勒被德國軍隊圍困期間,引發嚴重的饑荒,它被用作蔬菜倉庫,因此得到了綽號「馬鈴薯上的救主」。它遭到嚴重的損害。戰爭結束後,它被用作附近的一個歌劇院的倉庫。

1970年7月,教堂的管理改屬聖以撒主教座堂(當時作為高利潤的博物館)。1997年8月,教堂在關閉27年後重新開放,但尚未祝聖,不作為全時間的禮拜場所。即使在革命以前,它也從未充當公眾禮拜場所,只是專門用來紀念被暗殺的皇帝,只舉行東正教的追思禮拜。現在,它是馬賽克博物館,是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。

此次拍攝來自於《23th週年慶會議俄羅斯

吉米的感覺

吉米真是孤陋寡聞,一直以為「聖彼得堡」是一座城堡或堡壘,後來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,這是僅次於莫斯科的第二大城,有趣的是礙於現行法規的限制,聖彼得堡是禁止市中心建造高層建築,所以市容與莫斯科可說是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












滴血救世主教堂及周邊 滴血救世主教堂及周邊 Reviewed by Jimmyliao on 晚上8:53 Rating: 5

沒有留言